看到一见藏书楼,我又想起前年(要讲前年了)我的读者陈南阳先生为我供给的易老先生的线索。
我们几个蹑手蹑脚上了幽暗的楼梯,来到他家幽暗的前楼,啥事体不做,先拿房门窗门关紧,窗帘拉好。
昨日下半日,在重庆南路大隐精舍讲《老早上海人哪能过年》。
似乎也是下半日。
真是词曲唱俱佳,那种隽永的幽怨牢牢地摄住了我少年的心。
陈先生讲他老早住在兴业里。于是我又想起旧年年底加入过一个食品二店100周年的运动,最早的食物二店就在陕西路转弯角子上,那时叫“万兴”的。造环贸,?好屋子也统统拆光。
演唱者的名字写成“龚美人”,先容里讲与王人美齐名,早于周璇白虹。
万兴隔壁就是兴业里,香港挂牌,淮海路 967弄。 兴业里是兴业银行造的人员住房,也是老好的房子,也拆光了,耕海牧渔打造“蓝色粮仓”。
写了这么革命的歌曲也没用,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贺先生正在被批斗。
而后,钱同学从阁楼里搬出了他父亲冒险留下来的601留声机跟三四张胶木的78转唱片,把音量调到最小,听将起来。
还记得,那唱片的封套是牛皮纸上单色黑印,有一个丽人头像,这在当年可属珍稀。
讲好出来,就随意逛逛。穿法穿法,人不知鬼不觉又走到南昌路上去,经由一见图书馆。
咱们多少个只有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在他家里偷偷听唱片。
记得词曲作者是当年就已赫赫有名的贺绿汀,即《游击队之歌》词曲作者。
网上找来的照片确切红封套的唱片
里面就有《秋水伊人》这首歌,第一次听这么软绵绵的歌,与平时高音喇叭里的革命歌曲大同小异,因而给我留下了最深入的印象。
我有一个中学同班同窗,姓钱的,就住在那里。我去他家白相过好几回了。
还记得1967年的那一次。